李三火的博客

中土世界新西兰-购物攻略

由于这次新西兰游是跟团,而且去之前的一个月非常非常忙,因此完全没有做购物的准备,结合实地考察的经验和其他团友的攻略,给大家一些参考意见吧。

换钱

•中国银行是可以兑换纽币的,但是要提前预约(大概要提前3、4天),我们约晚了,只能带美元再到新西兰换了。纽币属于小币种,会被国际买家炒,所以汇率浮动很大,我们去的时候其实比较合适,1:4.8/4.9左右,之前几个月都是超过5的,建议定好去新西兰之后,就可以关注汇率换钱了。 •机场的Currency Exchange汇率是非常不合适的,接近5.1,而且还有手续费。我们当时为了出关买电话卡(基督城机场没有银行柜台),所以只能换(只需几十纽币),建议够用就好了。 •BNZ:据当地华人说汇率是最好的,而且可以取现,在比较大的镇都可以换,推荐。 •银联卡在大的旅游购物点都可以使用,但信用卡有1.5%的手续费,建议刷借记卡。超市一般只能用VISA,要多转一次美元,不合适,建议用现金。

购物地点

南岛

1、超市:Countdown(大一些,东西比较全)、4Square(大部分小镇上都有,东西比较少),推荐商品:
  • 奶制品(也算新西兰特产,价格比国内贵4倍,但酸奶的味道非常好)
  • 巧克力
  • 冰激凌(任意都非常好吃)
  • 蜂蜜、奶粉
2、户外用品:Kathmandu,营业时间: 10:00-18:00

新西兰户外运动品牌,为新西兰、澳大利亚以及英国的火热品牌,价格相对 The North Face、Columbia以及顶级新西兰品牌macpac相比更低廉,性价比更高,适合大众日常需求。我们在皇后镇看到了,但是旅行团的时间都是全天赶路的,所以没有时间逛,建议自由行的朋友看看。

3、旅游纪念品:

  • Aotea Souvenirs(皇后镇)http://www.aoteanz.com/    营业时间:10:00-22:00
皇后镇最大的新西兰特产和礼品店,已有20年历史。由新西兰旅游局认证,质量保证,价格合理。店很大,东西也很全,是个很不错的购物场所,营业时间也长,有中文导购。
  • Global Culture:http://www.globalculture.co.nz/
主要卖特色T恤和纪念品的店,我们在但尼丁和皇后镇都看见了,挺有意思的。

奥克兰

1、DFS:化妆品(比首都机场贵)、莱卡相机、包、表、酒。在市内店购买,机场过海关之后取货。据说包和表价格不错,新西兰产的葡萄酒几十纽币一瓶,不怕沉的可以带。绵羊油和羊毛制品偏贵,不建议买了。

2、团队旅游纪念品店:店不大,主要是保健品和绵羊油,可买。

3、机场:过了海关之后又很多店,之前买到的各种东西都可以买到(康维他系列只在机场可以买到),作为花掉最后的零钱以及瞎逛的地方不错。

 

自用及伴手礼清单


承德游

7月11~12日两天,公司组织去承德,可以带家属。我和apple游览了著名的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小布达拉宫和班禅行宫,玩得很尽兴。

首先吧,是这两天的天气非常给力,晴间多云。坐在去往承德的大巴上,一路看云卷云舒,心情十分舒畅。 路上看写意的三字云

避暑山庄的云

班禅行宫的云


最那啥啥的台北之行

最晚一次写游记的旅行

从台湾回来都一个多月了,除了整理了一下照片,好像觉得就是一次平平常常的旅行,没什么好拿出来显摆的(哈哈,我觉得写博客很大的意义在于显摆),直到今天,偶然又翻了翻相片,觉得背起大相机上路拍照还是很隆重的事情,那就再显摆显摆,权当作看官们无聊时的消遣。

最不像出境游的旅行

除了出发前一个多月就要办一证两签,要换面值不一样的钱,其他真感觉在福建的某个城市没什么区别,一切都是那么熟悉,一样可口的食物、一样的文字(最开始看繁体还闹了笑话,呵呵)、看一样的综艺节目和电视剧,可细细品味起来又有那么多不一样。地铁上,即使空着都没年轻人坐的博爱座,街边随随便便就20年/30年的老铺子,阴着天也要打伞防晒的阿姨,化妆品店里比女人还懂护肤的售货员小哥,诚品书店里琳琅满目的文化产品,传统传统,还透着那么一股精致。

博爱座 诚品书店

台北品茶

1、台茶的历史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台湾茶文化

台茶的历史划分为清治时期日据时期(1895~1945)二战时期国民政府时期四个时期。 原产台湾的野生茶是没人喝的,到清同治年间,有一位叫做约翰杜德的外国人移进茶苗、提供技术指导、收购茗茶、设精制厂并外销茗茶,使得台湾的茶业大幅发展。 到了日据时期,经过历年的试验,从福建茶种中选出青心乌龙、青心大有、大叶乌龙与硬枝红心等四大品种作奖励推广种植;后来又成功种植了印度阿萨姆茶苗,使得台湾能成功培育出阿萨姆红茶,代表“Formosa Tea”,这个台湾茶品牌更能跟印度红茶分庭抗礼。 二战使台湾茶产业极度萎缩,几乎减产了百分之九十以上。之后又逐渐复苏,政府也在大力推广,每年举办多次各种比赛,使得产品能够推陈出新,不断发展。

2、台北茶行业 台北的茶行、茶楼很多,和大陆类似,都是茶叶、茶具生意一块儿做的,且多是已经经营了好多年头的老店。如果时间再充裕一些,真想每家都好好逛逛。

旅店旁边的升祥茶行人气很旺,每次早上出发的时候还没开张,但不管多晚回来都能看到很多人在和老板喝茶聊天;不远处还有一家晓阳茶行,装修得更是高大上,也是每天路过但没进去过。 晓阳茶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