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时间的数字常识

Posted on Wed 28 December 2011 in 我思

文中有两个关键字要先说一下。

第一个是是数字: 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的世界中,如果我们对周围的信息能够给出在数量级上靠谱的估计,那么我们就会有非常好的洞察力,有利于我们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决策。 怎样培养自己对数字的敏感度呢? 可以从两方面着手:把周围的信息数字化和对数字进行对比。

第二个关键字是时间: 人类就是生活在时间池塘里面的鱼,当水流光的时候也是鱼要与世界说byebye的时候了。 下面会分享与工薪阶层里每个人都切身相关的时间数字化信息。 这里还有一个常识,人往往能对成千上万的大数字不是特别敏感,所以在对时间进行量化的时候,应该尽量用合适的单位。

一个人一生的时间:900个月

以活75年为例,75X12=900个月,算到天是900X30=27,000天其实已经没啥感觉了。 900个月也太多,拿一个已经活到30岁的人来说,还剩40年,那就是480个月: 去掉睡觉(每天8小时)、吃饭(每天2小时)、如厕等维持生命必须的时间--40X12X10/24=200个月; 再去掉例如上下班路上、等人等必须产生的消耗(每天2小时)--40个月; 人生还剩下一半240个月是清醒且完整的时间,假设是工作到60岁的,上班时间=30年X250个工作日X(8/24)/30=83个月--工作的重要价值就在于它占据了人生可控时间的三分之一,而且占的还都是精力充沛时段的;如果不努力工作,首先对不起的一定是自己。 最后剩下的157个月是理论上由你自己掌控的。但若果稍稍松懈一点儿,时间就从指缝中悄悄溜走了。

总结一下:人生最多有240个月的时间是清醒且完整的;其中83个月用于工作,如果干不好,首先对不起的是自己;剩下的157个月是由自己掌控的,要多和亲人在一起,让他们开心。

一个人每月的工作时间: 200 个小时

每年365天减掉102个双休日(52X2)、11个法定节假日(注)、5天带薪年假,还剩不到250个工作日 平均每月工作不到21天(250/12) X 8 = 168 小时 每天平均工作9小时以上才能达到每月200小时

我不是工作狂,不想投入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;我也没有那么狠心让我的团队投入。所以怎样用好这些时间做更有价值的事情,是我首先要考虑的问题。要做的事情根本做不完,我们只做最有价值的。

勤奋好学的人每天投入1~2小时进行学习

按坚持每天投入1小时在学习上看,30年X12月每年X30天X1小时每天=10,800小时 根据《一万小时天才理论》的调查结果,这些时间够让你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;如果你学习的是和你工作相关的东西,那没准你能成为几个领域里的专家。

11个法定节假日

新年元旦:1月1日 放假1天 春节:农历除夕、正月初一、初二 放假3天 劳动节:5月1日 放假1天 国庆节:10月1日、2日、3日 放假3天 清明节:放假1天 端午节:放假1天 中秋节:放假1天